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5年伊始,纷扰多时的欧洲经济形势开始出现不稳定因素。先是希腊政局动荡、希腊可能脱离欧元区的疑虑,接着是1月中瑞士央行无预期宣布解除欧元与瑞郎1.2的兑换下限。而就在月底前的1月22日,欧洲央行也正式宣布,自3月启动超过预期规模约1.14兆欧元的量化宽松措施,一直持续至明年9月。就在歐洲央行宣布量化寬鬆的同一天,丹麥央行先是於當天調降其基準存款利率至負0.35%的空前低點,並於1月29日及2月5日破天荒地再次將基準存款利率下調至負0.5%及負0.75%。希臘國會大選結果也不甘寂寞在1月25日出爐,激進左派聯盟(Syriza)大獲全勝,並獲得主導權與另一反撙節的激進小黨(Independent Greeks)組織聯合政府,這代表歐盟長期對希臘強調的財政緊縮時代已結束。若如Syriza領導人齊普拉斯(Tsipras)在勝選後的發言,「矢言終結緊縮的惡性循環,並再度活化希臘經濟」,歐洲經濟與政治可預期的改變也將一一揭開序幕。

歐元區通貨緊縮趨勢明顯

從歐洲為何終於啟動量化寬鬆政策來看,任何一個區域或國家要促進經濟發展及有效成長,最重要的不外乎兩點,就是消費與投資。從消費角度來說,代表消費物價的歐洲通脹持續低迷,甚至是有通貨緊縮的趨勢,這從歐元區CPI的年增率就看得很清楚,尤其是從去年1月的0.7%連續衰落至12月的-0.2%。通貨緊縮簡單來說就是,同樣的一盒雞蛋三天後比現在還要便宜,任何理性的消費者一定會選擇盡可能延後購買必需品,這種預期心理所代表的就是整體消費趨勢的下滑,而這更導致經濟無法有效成長。

從投資角度看,歐元區銀行融資年增率也大幅衰落,從2011年的3%到2014的-0.4%,企業或家庭即使有計劃投資,可能也因銀行融資的門檻而受到限制。消費與投資的趨勢直接反映出來,便是經濟成長,歐洲經濟長期持續疲軟,從歐元區經濟成長率來看最直接明了。近兩年每季度的GDP成長幾乎都是在0.15%至0.3%的區間範圍,而年經濟增長率更是連續兩年(2013和2014年)為負值,經濟動能的萎縮已經顯而易見,何況一般平民大眾的直接感受也就是如此,更不要說這衡量標準早已符合經濟學上經濟衰退及通貨緊縮的定義。

所以歐洲央行很清楚,必須要也一定要快速啟動能夠提升消費與投資意願的政策方案,才有可能將歐洲經濟重新導入正軌。方向與答案如此清楚,為什麼歐洲央行卻遲遲到現在才願意端出這盤菜呢?筆者認為,原因絕對是政治考量優先而非經濟考量,但是當整體經濟狀況已經無法再承擔現有負荷時,歐洲當局也勢必要做出決定,必須對可能的失敗有所承擔。

歐元區長期以來盤根錯節、錯綜複雜的財政、金融、政治現況,牽一髮而動全身,以至任何一個政策或決定所需考量的因素,遠比全球任何一個地區來得困難且複雜,而這個複雜性也的確在某種程度上必然地加深了歐洲在各方面整合時的鴻溝與隔閡。

無差別的財政政策成致命傷

最主要的問題是,歐洲央行無法因各會員國間的不同經濟表現,而有不同的財政政策來配合。這讓貨幣政策或工具失去靈活調節經濟的重要功能,無法有效地支持企業的投資和消費擴張。然而美國、日本在量化寬鬆上,與歐洲最大的差別就是擁有獨立自主的主權結構。歐洲錯綜複雜的情況顯示,統一無彈性的財政政策是不可行的,這是歐元區的致命傷。這意味著歐洲央行只能以半套的貨幣政策進行經濟調整,這也是許多歐盟國家不願加入歐元區的主要原因,包括瑞士、英國、丹麥等北歐國家。前面提到的瑞士、丹麥等央行陸續作出的因應措施,也都是為確保其貨幣政策的靈活自主性,以保護本國經濟免受金融衝擊。

歐盟涵蓋20多個經濟體,諸如德、法、意等主要先進工業經濟體國家,也有如希臘、西班牙、葡萄牙等經濟體質不佳的債務國。歐盟內部經濟體結構是存在缺陷的,就算歐洲央行寬鬆力度再擴大,仍無法有效刺激實體經濟,走出通縮和失業的泥沼。

事實上,這絕對是值得深入的議題,量化寬鬆度不是做不做,而是有沒有效。一旦歐洲央行決定採取措施,就意味著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當然成功或失敗將取決於歐元區主要大國對歐元區整體實力的重視程度,因為一旦失敗,帶來的可能影響如下。

量化寬鬆失敗,歐元區可能解體

首先就是歐元區解體。姑且不論各國重新印製使用各自貨幣、匯兌成本提高等瑣碎問題,最直接的就是代表歐洲區域整合的失敗,這反映在經濟、社會、政治,甚至軍事力量的削弱上,絕對是擁有歐元區主導權的主要大國不樂見的。雖然從經濟現實面都知道,歐元區解體才是治本的結構性改革,但它一旦解體,就代表歐洲已破碎。這道理似乎如同倫敦的大不列顛政府,即使在最後關頭仍窮盡一切力量與蘇格蘭妥協,以爭取其繼續留在聯合王國。

其次是一個整合的歐洲政治力量將蕩然無存,全球目前不管是所謂的G20或G10國家,在後歐元時期將只剩下G2,即美國與中國。這在講求政治實力的國際關係中,表示歐洲區域實力的邊緣化,一個不再擁有話語權的歐洲,其地位有可能比澳洲或日本更不如。

筆者以為,歐洲央行推行的量化寬鬆政策,重點不在於它到底會成功或失敗,而是當窮盡一切必要手段後,歐元區的主要大國會以何種勇氣、決心與智慧去面對一個破碎的歐洲聯盟,這的確是挑戰人類文明與智慧的高深議題。

從美國到日本以至現在歐洲的量化鬆措施,顯示出全球主要國家央行對貨幣的功能已經趨於濫用,貨幣之間的「相對價值」已開始混亂。黃金反而在貨幣市場搖身一變,成為最佳避險工具,這也是金價近一個月來,與美元同步上漲的主因。

一旦全球貨幣價值混亂,黃金反而會成為最重要的計價標準。事實上,以量化寬鬆印鈔票方式來刺激經濟,可能的結果是通縮的地區更通縮,通脹的地方更通脹,造成全世界極度貧富不均。一旦有錢人更有錢,窮人更貧窮的情形惡化,說句玩笑話,未來可預期的15至20年中,最值得投資的事業之一,可能就是世代的革命事業了!

话题:



0

推荐

张兆轩

张兆轩

3篇文章 8年前更新

英国雪菲尔大学(University of Sheffield) MBA,专长于金融与投资领域,长期任职于金融业,负责金融商品企划及企业金融业务,并累积超过18年以上涵蓋歐洲、日本、美國及大中華區在电子通路、通信科技、医疗器材领域的产业分析及企业并购实务经验。

文章
  • 个人分类
全部文章 3篇